如何正确选烟气分析仪器?
一、核心技术与工作原理
烟气分析仪种类繁多,其核心技术原理也不同,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:
Part 01 光学原理类
这类仪器利用污染物对光的吸收、发射或散射特性进行测量。
- 非分散红外法 (NDIR):
· 原理: 利用气态污染物对特定波长红外线的选择性吸收。CO、CO₂、SO₂等气体常用此法。
· 特点: 技术成熟、成本适中、稳定性好,是测量CO₂的主流方法。
- 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法 (DOAS):
· 原理: 利用气体在紫外波段对光的特征吸收,通过分析吸收光谱来反演气体浓度。特别适用于SO₂、NO₂、O₃等。
· 特点: 灵敏度高、可同时测量多种气体、抗干扰能力强。
-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法 (TDLAS):
· 原理: 使用波长可**调谐的激光器扫描气体的特定吸收线,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。
· 特点: 灵敏度极高(可达ppb甚至ppt级)、响应速度快、抗干扰能力*强。常用于NH₃、H₂S、HF等气体的**测量。
-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(FTIR):
· 原理: 采集宽谱段红外光与气体作用后的干涉图,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吸收光谱,可同时定性、定量分析数十种气体。
· 特点: 多组分同时测量、分析能力强,常用于实验室或复杂污染源的监测。
- 化学发光法 (CLD):
· 原理: 利用气体发生化学反应时释放出的光来测量浓度。*典型的是臭氧化学发光法测NOx(NO和NO₂)。
· 特点: 对NOx灵敏度极高、选择性好,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(AQMS)的标准方法之一。
Part 02 电化学原理类
- 原理
气体扩散通过薄膜进入电化学传感器,在电解液内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,产生与气体浓度成正比的电流信号。
- 特点
优点: 成本低、体积小、功耗低,便于携带,广泛应用于污染源现场的便携式检测和过程点检。
缺点: 寿命较短(通常1-2年)、个别气体存在交叉干扰严重现象、随着使用时间易产生漂移需要定期校准。
- 应用
便携式O₂、CO、NO、NO₂、SO2、H₂S、CO2等气态污染物检测。
二、应用场景
0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
· 用于城市、区域背景点的空气质量常规监测(测SO₂、NOx、O₃、CO、PM2.5等),寻找超标排放源等。
02 工业源排放监测
· 安装在工厂烟囱或排气筒上,连续监测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,确保符合环保法规。评估催化剂脱除效率,预估催化剂预期寿命等。
03 工业**与环保检测
· 使用便携式或固定式气体检测仪,监测工作场所中可燃、有毒气体(如O₂、CO、H₂S、VOCs)的浓度,保障人员**。作为环保监测的执法,主要使用便携式烟气分析仪进行现场监测。
04 工业过程与能效检测
· 监测生产过程中的锅炉热效率和热损失,调整*优燃烧状态,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和预警加热系统潜在运行风险等。
05 科研与应急监测
· 用于大气化学研究、污染源解析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快速响应等,常用到便携式烟气分析仪等高精尖设备。
06 机动车尾气检测:
· 用于快速测量发动机尾气中的CO、HC、NOx等污染物的研究,发动机尾气催化的新材料和新工艺。
三、选择仪器的考量因素
- 测量目标气体:确定需要监测的具体气体种类。
- 量程和精度:是需要测量ppm浓度?还是% 浓度?对数据的**度要求有多高?
- 应用场景:是在线连续监测还是便携式监测?是环境空气还是污染源?
- 交叉干扰:目标气体是否会受到其他共存气体的干扰。
- 维护和运行成本:包括校准频率、耗材(滤膜、传感器)、备件成本等。
- 认证与标准:仪器是否符合国家或国际的环保认证标准(如中国的CPA认证、美国的EPA标准、欧盟的TUV认证等)。
德国ecom便携式烟气分析仪,操作简单,功能强大,便于携带。
尤其适合于优化燃烧和环保监测,如发电厂、炼油厂、化工厂、锅炉、燃烧器、冶金热处理、科研实验室等。
仪器采用新型抗干扰、长寿命电化学传感器结合红外或紫外光学测量技术,气体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,精度高,响应迅速,具有良好的可靠性,是优化燃烧过程和环保排放检测的理想之选。
如果您有更具体的应用需求,可以随时联系我们400-0822-248,约克仪器竭诚为您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您获得更精准的建议。